<rp id="ptx9s"><big id="ptx9s"></big></rp>
    <output id="ptx9s"></output>
    <wbr id="ptx9s"></wbr>
  1. <ruby id="ptx9s"><nav id="ptx9s"></nav></ruby>

      <font id="ptx9s"><form id="ptx9s"></form></font>

      <s id="ptx9s"><nav id="ptx9s"></nav></s>
    1. <b id="ptx9s"><form id="ptx9s"><del id="ptx9s"></del></form></b>
    2. <video id="ptx9s"></video>
    3. <wbr id="ptx9s"><meter id="ptx9s"><em id="ptx9s"></em></meter></wbr>
      <u id="ptx9s"></u>

      山東通興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熱線:13583419999

      傳真:0534—2485123

      郵箱:dztxgcjx@126.com

      網址:http://www.naturerural.com

      地址:山東省德州市商貿大道南首

      當前位置:首頁 > 施工工藝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指導

      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指導

       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指導

       第一章 機械

          維特根冷再生技術施工是由一系列機械組合而成的機組來完成的,機組中最重要的就是再生機械的選擇。維特根系列產品中有很多種機械可用于再生,決定采用哪種機械主要受工程規模和類型的影響。冷再生機械及配套設備的最低要求是有足夠的生長能力并且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下面介紹WR2500S型就地冷再生機在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施工過程中的機械配置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1 WR2500S就地再生機

      工作寬度:2438mm/3048mm          工作深度:500mm

      發動機功率:500kW/680HP           工作重量:ca.32t

      1.2 罐車

          罐車是再生機的配套設備,用來供水或者液體穩定劑。罐車的容量要與工程的規模和道路的幾何形狀匹配。在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施工過程中,要求兩臺罐車,一臺是水罐車給再生機提供水;一臺是瀝青罐車給再 生機提供制作泡沫瀝青的瀝青材料。

      1.3 壓實設備

          重型壓路機對新再生層底部達到要求的壓實度有重要作用,因而其選擇非常關鍵。在應用WR2500S泡沫瀝青就 地冷再生機施工過程中需要三種不同的壓路機。

      1.3.1 雙鋼輪壓路機

          雙鋼輪壓路機的主要作用是初壓,并且把表面的水分給封住,不讓再生層水分流失過快。需要一臺雙鋼輪壓路機,可以選擇自重20噸以上的壓路機。

      1.3.2 單鋼輪壓路機一臺

          重型壓路機對新再生層底部達到要求的壓實度有重要作用,因而其選擇非常關鍵。在應用WR2500S就地泡 沫瀝青冷再生機施工過程中需要單鋼輪壓路機進行壓實,數量1臺-2臺。泡沫瀝青穩定再生結構層應用16t以上的單剛輪振動壓路機結合膠輪壓路機碾壓,單剛輪振動壓路機可以進行強弱振選擇。使用的單剛輪振動壓路機靜重取決于再生層的厚度,可參照表1.1選擇:

      表1.1    單剛輪振動壓路機靜重選擇

      壓實層厚度 壓路機靜重(噸)

      <150mm 16

      150mm-200mm 20

      200mm-250mm 22

      >250mm 25

      1.3.3 膠輪壓路機一臺

          膠輪壓路機主要是對泡沫瀝青再生層表面進行揉 搓,盡量讓表面密實,減少水對再生層的不利影響。需要一臺膠輪壓路機,可以選擇自重在20噸以上的壓路機。

      1.4 平地機

         由于WR2500S是輪胎式就地再生機,所以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達到控制平整度 和標高的要求,需要配備一臺平地機。

      1.5 準備工作

          再生機和配套設備準備好以后就要進行施工了, 在正式施工之前還要對再生機組進行一下工作:

      (1)對再生施工中所需要的所有機械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

      (2)檢查各罐車、再生機內所裝水和/或穩定劑是否能滿足再生路段施工的需要;

      (3)在第一個作業面,采用推桿將再生機組排成一線;

      (4)連接所有與再生機相連的管路,排出系統中的所有空氣并確保所有閥門均處于全開度位置;

      (5)檢查再生機操作人員是否已將與穩定劑添加量有關的數據輸入計算機。再生路段是否有明確的導向標志,所有開始程序是否均已清楚。

          這些基礎的準備工作快速而簡單,并應成為每次施工開始前的例行工作。除再生機外,建議對所有輔助設備機械及設備的操作人員進行檢查,以確定他們是否已經明白各自的責任,以及如何操作以確保再生施工的成功。

      第二章 再生材料配合比設計

      2.1 原材料試驗

          在泡沫瀝青穩定再生層施工前,需用對原就路面進行取樣?梢岳肳R2500S就地冷再生機在原舊路上銑刨有代表性的樣品。用再生機進行取樣,不僅能夠獲 得有關結構層次和路面材料有用的視覺理解,而且提供了提取樣品進行試驗室測試的機會。通過這些樣品,可對原路面結構層的材料質量進行評價,同時這些樣品也 可以用于配合比設計,測試結構將有助于確定路面材料最有效的再生處理方式。

      2.1.1 選取的銑刨料樣品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和規程進行下列試驗:

          (1)級配分析;    (2)塑性指數;

          (3)擊實試驗;    (4)含水量;

      2.1.2 對級配不良的銑刨舊料,應通過摻加部分新料以改善其級配,對新加料應取所定料場中有代表性的樣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和規程進行下列試驗:

          (1)級配分析;    (2)塑性指數;    (3)相對密度;

          (4)碎石或礫石的壓碎值;             (5)含水量;

      2.1.3 應檢驗水泥的標號和終凝時間。

      2.2 材料要求

      2.2.1 泡沫瀝青就地穩定再生中的待穩定材料應滿足如下要求:

          泡沫瀝青穩定再生層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1.5mm。泡沫瀝青穩定再生層的顆粒組成應在表2.1所列級配范圍內。待穩定材料的塑性指數不應超過 10。塑性指數大于10的待穩定材料,宜加入石灰,或加入水泥和石灰的混合活性填料。

      表2.1 泡沫瀝青穩定再生基層與底基層混合料的顆粒組成范圍

      篩孔尺寸(mm)泡沫瀝青穩定材料級配范圍(%) 

      粗粒式 中粒式 細粒式 

      31.5   100   

      26.5   90-100   100  

      19     90-100  

      13.2   60-85   

      9.5     60-85  

      4.75   25-65   35-65   45-75 

      2.36   30-55   30-55   30-55 

      0.3    10-30   10-30   10-30 

      0.075  6-20    6-20    6-20 

      2.2.2 在25℃穩定材料時,要求用來發泡的基質瀝青的膨脹率和半率期最小接受值分別為10倍和8秒,不滿足此要求的瀝青應放棄使用。

      2.2.3 使用的粗細集料質量要求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F40)的規定。單一粗細集料質量要求不能滿足要求,但是集料混合料性能滿足要求的, 可以使用。

      2.2.4 水泥作為再生活性填料時,可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硅酸鹽水泥。水泥的初凝時間3h以上和終凝時間較長(宜在6h以上)的水泥,不 應使用快硬水泥、早強水泥以及已受潮變質的水泥。水泥應疏松、干燥、無聚團、結塊、受潮變質。水泥標號可以為32.5或42.5。

      2.2.5 石灰作為再生活性填料時,可以采用消石灰粉或者生石灰粉,石灰技術指標應符合《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的規定。石灰在野外堆放時間較長時應覆蓋防潮。

      2.2.6 應采用潔凈水用于泡沫瀝青穩定再生施工。對水質有疑問時應進行檢驗。

      2.3 準備試樣并進行配合比設計

      2.3.1 在進行配合比設計的時候,首先要進行基質瀝青的基本指標檢測和發泡性能檢測。瀝青的基本指標檢測要求如下:

      表2.2 瀝青技術指標

      指標   單位   測值   技術要求   試驗方法 

      針入度(25℃、100g、5s) 0.1mm   80~100  T0604 

      軟化點(TR&B) ℃    ≥45   T0606 

      延度(15℃、5cm/min) cm    ≥100   T0605 

      含蠟量(蒸餾法) %    <2.2   T0615 

      閃點 ℃     ≥245   T0611 

      溶解度 %   ≥99.5   T0607 

      密度(15℃) g/cm3   實測  T0603 

      RTFOT后殘留物 

      質量變化,不大于 %   ±0.8   T0610 

      殘留針入度比(25℃) %    ≥57   T0604 

      殘留延度(10℃) cm    ≥8   T0605 

      瀝青的發泡特性指標如下:

      表2.3 瀝 青 發 泡 特 性

      發泡用水量 發泡溫度 

      160℃      170℃ 

      膨脹率(倍) 半衰期(秒) 膨脹率(倍) 半衰期(秒) 

      1.0            2.0             3.0            4.0     

      2.3.2 瀝青基本指標檢測完成以后就可以進行發泡特性的確定了。步驟如下:

      (1)瀝青發泡溫度通常選擇160℃、170℃、180℃三個溫度;

      (2)發泡用水量至少為4個,通常為瀝青質量的1%、2%、3%、4%;

      (3)將試驗機中泵送循環的瀝青加熱至需要的溫度,并在開始試驗前至少維持5分鐘;

      (4)標定瀝青的噴射流量,并設置計時器,使每次瀝青的噴射量為500g;

      (5)設定水流量控制器,達到需要的加水量;

      (6)將泡沫瀝青噴射至鋼桶內(鋼桶直徑275mm),使用試驗機配備的標尺,測量桶內泡沫瀝青的最大高度,作為最大體積;

      (7)使用秒表測量泡沫瀝青衰落至最大體積的一半所持續的時間,作為泡沫瀝青的半衰期;

      (8)至少重復三次,直到得到每次最大體積和半衰期的讀書相似;

      (9)對每個溫度,至少在3個含水量下,重復步驟5-8;

      (10)以含水量(%)為橫坐標,膨脹率(倍數)和半衰期(S)為左右縱坐標,根據試驗數據繪圖,選擇能產生最佳發泡效果的發泡溫度和發泡用水量。

      2.3.3 將代表試樣(舊混合料)完全風干,測定舊混合料完全風干后的含水量。

      2.3.4 根據舊混合料和新加料的級配確定合成級配,級配范圍如表2.1。繪制級配曲線,使設計合成級配在相應的級配范圍內。設計的合成級配宜接近表中級配范圍的中 值。當反復調整不能滿意時,應更換新加料設計。

      2.3.5 將舊混合料分成以下四個部分:

      (1)粒徑大于31.5mm的材料;

      (2)粒徑在19~31.5mm之間的材料;

      (3)粒徑在13.2~19mm之間的材料;

      (4)粒徑在4.75~13.2mm之間的材料;

      (5)小于4.75mm的材料。

      2.3.6 將全部通過31.5mm的材料,再按照篩分結果重新組合成代表性試樣,并用19~31.5mm這檔材料代替31.5mm以上的材料。符合粗粒式級配的試樣 舉例見表2.2。

      表2.2代表試樣重新組合

      篩分結果 10kg舊混合料各檔材料用量 

      篩孔尺寸(mm) 通過率(%) <4.75mm 4.75~13.2mm 13.2~19mm 19~31.5mm 

      31.5 97.5 (53.6/100×10000)=5360g (72.3-53.6)/100×10000=1870g (85.5-72.3)/100×10000=1320g (100-85.5)/100×10000=1450g 

      19.0 85.5         13.2 72.3         4.75 53.6     

      2.4 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確定

      2.4.1 泡沫瀝青穩定基層時添加少量的水泥或者石灰與泡沫瀝青配合使用。在施工中普遍使用水泥材料。在配制試樣時,水泥劑量為1.5%。水泥劑量以水泥質量占全部 材料干質量的百分率表示,即水泥劑量=水泥質量/(水泥質量+待穩定舊料干質量)。

      2.4.2 根據設計配合比確定的新舊料比例進行配料,配料時>31.5mm的材料進行替代。

      2.4.3 按公式2.4.1確定試樣的干質量。(2.4.1)式中:

      ――試樣的干質量,g;

      ――試樣的風干質量,g;

      ――風干試樣的含水量,%。

      2.4.4 按公式2.4.2確定穩定劑的用量。(2.4.2)式中:

      ――水泥用量,g;

      ――水泥的百分比,%;

      ――試樣的干質量百分比,%;

      2.4.5 按照《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J 057-94)T0804-94方法確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5 穩定材料的準備

      (1)將要求數量的材料放置到合適的拌缸內;

      (2)根據2.4.1式計算試樣干質量;

      (3)根據2.4.2式計算活性填料用量;

      (4)按2.5.1式計算確定最適宜拌合用水量,按公式2.5.2去定試樣中所需的加水質量; 

      ――試樣的加水質量,g;

      ――需要加入的石灰或者水泥質量,g;

      ――最佳含水量,%。

      ――試樣的干質量,g;

      ――風干試樣的含水量,%;

      ――需要加入試樣中的含水量,%。

      (5)將試樣材料、活性填料、水在拌缸內一起拌合至均勻;

      (6)按公式2.5.3確定泡沫瀝青用量。(瀝青用量一般選擇1.5%、2%、2.5%、3%、3.5%) 

      ――需要加入的泡沫質量,g;

      ――泡沫瀝青含量,%。

      ――試樣的干質量,g;

      ――需要加入的石灰或水泥量,g;

      (7)按公式2.5.4確定泡沫瀝青試驗機的噴入時間; 

      ――試驗機上計時器設定的時間,s;

      ――需要添加的泡沫瀝青質量,g;

      ――試驗機上的瀝青流量,g/s;

      ――拌缸內損失瀝青的補償系數,根據經驗取1.25;

      (8)將機械式拌合機與發泡設備對接在一起,以便泡沫瀝青可直接噴入拌鍋中;

      (9)開啟攪拌機,在向拌鍋內噴射泡沫瀝青之前至少拌合10秒,并在噴射泡沫瀝青后持續拌合30秒;

      (10)將拌制好的泡沫瀝青穩定材料轉移至容器內并立即密封,以防止水分損失;

      (11)按照下述步驟立即成型試件,至少制作4種不同泡沫瀝青含量的試件。

      2.6 成型試件(擊實成型)

      2.6.1 按合成級配中舊瀝青路面銑刨料、水泥的摻加比例,將各部分混合拌勻,按重型擊實試驗確定的最佳含水量的65%對應的水量,加入到混合混合料中進行拌和,然 后分別加入四種泡沫瀝青用量:1.5%、2.0%、2.5%、3.0%,與混合集料進行拌和;

      2.6.2 拌和好的混合料以馬歇爾法雙面各擊實75次成型試件;

      2.6.3 在室溫下放置24h后,放入40℃通風烘箱養生72小時。養生后的馬歇爾試件分為干濕兩組,一組直接浸泡于25℃水浴中24小時后進行間接拉伸試驗 (ITSs),另一組放入25℃烘箱中保溫1~2小時后進行間接拉伸試驗(ITS g);殘留劈裂強度試驗按照《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J052-2000)中T0716-1993方法進行試驗。

      2.6.4 由兩組試件劈裂試驗結果可得到殘留劈裂強度比(TSR),殘留強度比=浸水試件

      的劈裂強度/未浸水試件的劈裂強度*100。

      表2.3   泡沫瀝青再生混合料技術標準

      試驗項目 技術要求 

      劈裂試驗(15℃) 劈裂強度MPa 不小于 0.4(基層,底基層) 0.5(下面層) 

      干濕劈裂強度比% 不小于 75 

      馬歇爾穩定度試驗(40℃) 馬歇爾穩定度KN 不小于 5.0(基層,底基層) 6.0(下面層) 

      浸水馬歇爾殘留穩定度% 不小于 75 

      凍融劈裂強度比TSR% 不小于 70 

      注:任選劈裂試驗和馬歇爾試驗之一作為設計要求,推薦使用劈裂試樣。

      2.7 確定穩定劑的最佳用量

      2.7.1 根據各瀝青用量下的干、濕劈裂強度以及殘留強度比綜合確定最佳泡沫瀝青用量,技術標準見表2.3。

      第三章 試驗段施工

      3.1 泡沫瀝青穩定再生結構層施工期的日最低氣溫應在10℃以上。

      3.2 按要求選定試驗段。

      3.3 根據經驗和所用再生機械的特點,制定3~5種不同的再生機行進速度和轉子速度的組合方案,按設計的再生深度對舊路進行銑刨,取銑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送往 試驗室進行篩分,選擇級配最接近理想級配的方案作為施工時再生機行進速度和轉子速度的方案。

      3.4 按照3.2確定的再生機行進速度和轉子速度,根據再生深度對舊路銑刨,取銑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樣品送往試驗室進行室內配合比設計。

      3.5 按照室內試驗結果,在舊路上攤鋪新加料或/和填料,但不添加穩定劑,按3.2確定的方案進行銑刨,取銑刨后具有代表性的材料樣品送往試驗室進行篩分,如果 篩分后的級配與室內設計級配超過工地允許波動范圍,應調整再生機速度和轉子速度,使銑刨后的級配與室內設計級配相比波動在允許范圍內。

      3.6 根據穩定劑類型,按照本指南相應章節進行嚴格施工,采用1~3種壓實方案進行施工(包括壓路機噸位、碾壓順序、遍數等),以確定最為合理的碾壓方案。

      3.7 取再生機后經銑刨、拌和的混合料,送往試驗室,對以泡沫瀝青作為穩定劑的冷再生,測定再生混合料的含水量、最大干密度,并成型試件,測定其干濕劈裂強度。 

      3.8 對試驗段的彎沉、壓實度、平整度、厚度、寬度等指標進行檢測。

      3.9 根據試驗段的結果最終確定再生混合料的級配、施工時采用的再生機行進速度、轉子速度及再生結構壓實工藝。

      第四章 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施工

      4.1 就地冷再生的工藝流程宜按圖4.1的順序

      4.1.1 封閉交通

      4.1.1.1 在準備原路面的前一周,應在再生路段各路口設置表示牌,提醒司機及行人封閉交通的時間。

      4.1 泡沫瀝青穩定就地冷再生工藝流程圖

      4.1.1.2 開始準備原路面時,完全封閉交通,禁止一切車輛通行。

      4.1.1.3 整個施工及養護過程中,對再生路段要完全封閉交通。

      4.1.1.4 未進行再生路段應設置警示牌,提醒司機及行人。

      4.1.2 準備原道路

      4.1.2.1 清除原道路表面(包括不需要再生的相臨行車道和路肩)的石塊、垃圾、雜草等雜物。

      4.1.2.2 清除積水。

      4.1.2.3 清除再生路段上存在的井蓋等類似結構物。

      (1)對井蓋所處位置做好精確的標記。

      (2)取下井蓋,挖掘井蓋周圍的磚或混凝土等結構物至再生層底100mm。

      (3)在井洞上蓋一厚鋼板,并用再生料或碎石回填。

      (4)再生原道路,攤鋪瀝青層。

      (5)整齊的挖掘并取下鋼板,修補井口,并用貧混凝土回填。

      (6)放置新的井蓋,使井蓋與瀝青表面起平。

      4.1.2.4 對原道路進行預整形

      (1)原道路的橫坡(包括超高或路拱)、縱坡線進行調整,使原來局部隆起或凹陷之類的不平整變的平滑,達到設計要求。

      (2)深坑或車轍也可歸為凹凸不平。

      (3)超過再生層厚度的大的沉降或坡度變化,必須在再生前單獨處理。

      4.1.2.5 在再生路段兩側路肩上每隔一定距離(可為10~30m)交錯開挖泄水溝(或做盲溝)。

      4.1.3 準備新加料

      4.1.3.1 外加新料的厚度必須小于再生厚度。

      4.1.3.2 計算材料用量:

      (1)根據原道路再生深度內的平均密度,計算每平米新料的添加量。

      (2)根據每車料的質量或體積,計算每車料的堆放距離。

      (3)人工擺放和攤鋪水泥,應根據水泥劑量,計算每一平方米水泥穩定層需要的水泥用量,并確定水泥擺放的縱橫間距。

      4.1.3.3 新加料裝車時,應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等。

      4.1.3.4 在同一料場供料的路段內,由遠到近將料按上述計算距離卸置于原路面的中間。卸料距離應嚴格掌握,避免有的路段料不夠或過多。

      4.1.3.5 將新加料均勻地攤鋪在舊路面上,按每1000m2為一均勻段,檢查新加料質量是否均勻。

      4.1.4 冷再生機組就位

      4.1.5 擺放和攤鋪水泥

      4.1.5.1 計算出的每袋水泥的縱橫間距,在原路面上做好安放標記。

      4.1.5.2 應將水泥當日直接送到攤鋪路段,卸在做標記的地點,并檢查有無遺漏和多余。運水泥的車應有防雨設備。

      4.1.5.3 用刮板將水泥均勻攤開,并注意使每袋水泥的攤鋪面積相等。水泥攤鋪完后,表面應沒有空白位置,也沒有水泥過分集中的地點。

      4.1.6 冷再生機銑刨與拌和

      4.1.6.1 冷再生機推動稀漿車或水車在原路面上行進。

      4.1.6.2 冷再生機行進速度應根據路面損壞狀況和再生深度進行調整,一般為6m/min~12m/min,使得銑刨后料的級配波動范圍不大。網裂嚴重地段應采用較慢 速度。

      4.1.6.3 應根據道路兩側設置的水平控制樁,定期核查再生深度是否正確,如再生深度超過設計深度±1cm,應查明原因后再繼續施工。

      4.1.6.4 再生機后應有專人跟隨,隨時檢查再生深度和含水量,并配合再生機操作員進行調整。

      4.1.6.5 施工中再生深度的檢查以相鄰已經再生或原路面為標準,用鋼纖刺入土中,測量其刺入深度,看其深度是否合格。應在再生機每次下刀的兩側進行檢查,其他路段 30~50m檢查一次。

      4.1.6.6 應在作業面邊緣固定導向線以幫助操作者。

      4.1.6.7 若進行多刀施工時,應時刻注意搭接的寬度,保證搭接寬度。

      4.1.6.8 再生機后宜安排4~5人處理邊線和清理混合料中的雜質以及每刀起始位置的余料,以防止影響縱向接縫、橫向接縫、平整度和再生材料的密實性。

      4.1.6.9 在施工過程中,對混合料的級配、再生深度、水的噴入量有任何疑問時,應停止施工,等問題解決后再繼續施工。

      4.1.6.10 每次再生的長度以保證后續作業能正常進行為宜,應認真組織施工,使再生的長度盡可能長些,以減少橫向接縫。一個工作面長度一般為150m~250m。

      4.1.7 碾壓整形

      4.1.7.1 根據路寬、壓路機的輪寬和輪距的不同,制訂碾壓方案,應使各部分碾壓到的次數盡量相同,路面的兩側應多壓2~3遍。

      4.1.7.2 對輪胎式再生機,在整形之前,必須首先壓實輪跡間松散的材料。

      4.1.7.3 在再生機后應緊跟一臺雙鋼輪壓路機進行初壓;靜壓后用單鋼輪壓輪機以高幅低頻進行壓實,壓實遍數應足以保證再生層底部2/3厚度范圍內的壓實度達到規定要 求,壓路機的工作速度不得超過3km/h。

      4.1.7.4在初壓完成后,應立即用平地機整形。在直線段,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在平曲線段,平地機由內側向外側進行刮平。必要時,再返回刮 一遍。

      4.1.7.5 在整形過程中,嚴禁任何車輛通行,并保持無明顯的粗細集料離析現象。

      4.1.7.6 整形后,當混合料的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1%~+2%)時,應立即用單剛輪振動壓路機以低幅振動模式進行壓實。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路肩向路中 心碾時,應重疊1/2輪寬,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一般需碾壓4~6遍。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以采用1.5~1.7km/h為宜,以后宜采用2.0~2.5km/h。

      4.1.7.7 單鋼輪壓實完成以后,需要膠輪壓路機進行收面,保證再生層表面的密實性,減少水害的發生。壓實遍數一般在6-8遍。

      4.1.7.8 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應保證再生層表面不受破壞。

      4.1.7.9 碾壓過程中,再生層的表面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過快,應及時補撒少量的水,但嚴禁大量灑水碾壓。

      4.1.7.10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應及時翻開重新拌和或用其他方法處理,使其達到質量要求。

      4.1.8 接縫和調頭處的處理

      4.1.8.1 縱向接縫的處理

      (1)道路寬度小于7米,縱向重疊較多時,不宜半幅施工,應考慮全幅施工,以減少重疊量,提高施工效率;

      (2)一般最小重疊寬度為100mm;

      (3)路面材料越厚,重疊量越大;材料粒度越粗,重疊量越大;

      (4)相鄰兩次作業間隔12h以上時,重疊量應增加;

      (5)在縱向接縫上,根據已建再生層的完成時間,改變水的噴入量;

      (6)縱向接縫的位置應盡量避開慢行、重型車輛的輪跡位置。

      4.1.8.2 橫向接縫的處理

      (1)只要再生機停止,不論停止的時間長短,均形成橫向接縫,應對所形成的橫向接縫認真處理;

      (2)施工中應盡量減少停機現象;

      (3)應嚴格檢查機械,特別水管排氣,氣體必須在液體到達噴灑桿前排除;

      (4)注意檢查水泥稀漿或水的噴入量,避免在橫向的過量或不足;

      (5)在停機處,再生機再次施工時,必須將整個再生機后退至再生過的材料1.5m的距離;

      (6)再生機開始工作時,操作員應開足馬力,快速達到正常的施工速度;

      (7)禁止再生機以<2m/min的行進速度進行施工。

      4.1.9 施工質量管理

      使用泡沫瀝青作為再生結合料的就地再生,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項目、頻度和質量標準如下要求:

      表4.1 泡沫瀝青施工過程再生質量控制要求

      檢查項目 質量要求 檢驗頻率 檢驗方法 

      壓實度(%) ≥98(高速公路、一級公路) ≥97(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 每1車道公里檢查1次 基于重型擊實標準密度,灌沙法T0921 

      15℃劈裂強度(MPa) 符合設計要求 每1個工作日1次 T0716 

      干濕劈裂強度比(%) 符合設計要求   T0716 

      馬歇爾穩定度(KN) 符合設計要求 每1個工作日1次 T0709 

      殘留穩定度(%) 符合設計要求   T0709 

      凍融劈裂強度比(%) ≥70 每3個工作日1次 T0729 

      檢查項目 質量要求 檢驗頻率 檢驗方法 

      壓實度(%) ≥98(高速公路、一級公路) ≥97(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 每1車道公里檢查1次 基于重型擊實標準密度,灌沙法 T0921 

      15℃劈裂強度(MPa) 符合設計要求 每1個工作日1次 T0716 

      第五章 養生

      5.1 每一段碾壓完成并經壓實度檢查合格后,應立即開始養生,一般應養生2~5天,在較好的氣候條件下,養生3天即可。養生期間不需要灑水。

      5.2 在養生期間的泡沫瀝青穩定再生層上,可以開放交通,但應限制重車通行,其他車輛的車速不應超過30km/h。

      5.3 泡沫瀝青冷再生瀝青混合料基層鋪筑完成后,使混合料中的水分進一步蒸發。在養生過程中應及時檢測路面中的含水量,當再生基層含水量≤2%時,可鋪筑上面的結構層,或者養生期間再生層可以取出完整的芯樣也可以鋪筑上面的結構層。

       


      通興微信二維碼

      地址:山東省德州市商貿大道南首 熱線:13583419999 傳真:0534—2485123 郵箱:dztxgcjx@126.com
      版權所有 © 2016-2017 山東通興道路工程有限公司 網站優化:極速互聯 ICP備案號:魯ICP備16010620號-1

      手機站二維碼

      魯公網安備 37140202001044號

      激情内射免费看片儿_a视频在线观看_91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毛片_国产精品无码在线
        <rp id="ptx9s"><big id="ptx9s"></big></rp>
        <output id="ptx9s"></output>
        <wbr id="ptx9s"></wbr>
      1. <ruby id="ptx9s"><nav id="ptx9s"></nav></ruby>

          <font id="ptx9s"><form id="ptx9s"></form></font>

          <s id="ptx9s"><nav id="ptx9s"></nav></s>
        1. <b id="ptx9s"><form id="ptx9s"><del id="ptx9s"></del></form></b>
        2. <video id="ptx9s"></video>
        3. <wbr id="ptx9s"><meter id="ptx9s"><em id="ptx9s"></em></meter></wbr>
          <u id="ptx9s"></u>